画网格线这事儿吧,有时候挺让人头疼的。今天我们就聊聊CAD如何画网格线,毕竟谁还没被那些横平竖直的线条折磨过呢。
网格线在CAD里就是个基础活,但基础的东西往往藏着最实用的技巧 ,我们慢慢往下看就知道了。
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网格线坑
1.工具选错是常态。很多人一上来就抓着直线工具不放,画到第三根就开始歪歪扭扭,其实CAD自带网格生成功能,在格式菜单里藏得有点深,但确实比手动描线靠谱多了。
2.间距设置太随意。有人喜欢用整数,10、20这么设,结果打印出来发现要么太密看不清,要么太疏没意义。
网格间距要根据实际纸张尺寸和内容密度反推 ,A4纸用5mm间距,A1图纸可能就得放大到20mm。
3.忘记锁定正交模式。左手按F8键应该成为肌肉记忆,但总有人画着画着就发现线条带着迷之角度,最后整张图看起来像被猫挠过的地毯。
网格线其实可以很智能
1.动态输入框是神器。别小看命令行下面那个小方框,直接输入""间距数值,比在层层菜单里翻找快三倍。老手都爱用快捷键,但我们这些普通人记住这个就够了。
2.捕捉功能要活用。画网格线时开着对象捕捉,系统会自动吸附到特定点,比用肉眼对齐精准得多。不过要记得关掉不必要的捕捉点,不然光标会像喝醉酒似的乱跳。
3.图层管理不能忘。专门建个"线"图层,设成浅灰色细虚线,这样既不影响主体图纸,修改时又能一键隐藏。很多人画完才发现网格线和轮廓线混在一起,想分开得重画大半图纸。
从菜鸟到老手的进化史
1.第一阶段是纯手工绘制。拿着坐标纸比划半天,画出来的网格像心电图,还安慰自己"反正后期可以调"。
2.后来发现阵列工具。虽然要反复调试行列数,至少线条是等距的,就是经常把200x200的网格做成201x199的怪异比例。
3.最终领悟到模板的力量。把常用网格规格存成样板文件,新建文档时直接调用。
最省时的技巧往往是最简单的准备 ,这话在CAD界特别适用。
网格线的七十二变
1.建筑网格爱用红色。不知道从哪传下来的规矩,施工现场的网格线图纸总带着某种警示意味,就像作业本上的红批改。
2.机械制图偏好细密。0.5mm间距的网格能帮助定位微小零件,虽然打印出来可能糊成一片,但在显示器上放大后特别有用。
3.三维建模需要立体网格。这时候平面网格线就力不从心了,得学会用UCS坐标系切换绘图平面,相当于给空间画上虚拟的经纬线。
网格线就像图纸的骨架,看不见的时候总觉得缺了点什么。我们折腾各种画法,本质上是在寻找精确与效率的平衡点。
好的网格线应该像空气,存在时毫无存在感,缺失时令人窒息 。下次打开CAD时,不妨多花五分钟把网格调舒服些,后面的绘图过程会感谢这个决定。
